农业科技报·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张小雄 耿苏强 王朝阳
会议启动了“点亮家乡·星火计划”活动,并进行授旗。
表彰2025年度渭南区域《农业科技报》发行先进单位并进行授牌。
表彰2025年度渭南区域《农业科技报》优秀读者并颁发荣誉证书。
渭南市邮政分公司及所辖县区公司代表
渭南区域读者代表及企业代表
会议现场
“码”上看视频 为拓展农业科技“媒体推广模式”,创新报纸发行服务工作,延伸“媒体+”服务产业链条,丰富服务基层、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容形式,2026年度《农业科技报》发行服务工作推介会暨“点亮家乡·星火计划”启动仪式7月31日在陕西渭南举行。
本次活动由农业科技报社、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渭南市分公司(简称“渭南市邮政分公司”)主办,农业科技报传媒有限公司、农业科技报陕西品牌推广有限公司承办。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,充分发挥媒体赋能“三农”发展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作用,全面提升《农业科技报》在基层的传播力、影响力和服务效能。通过报社、邮政与地方读者、企业、基地的深度联动,推广现代农业科技,发掘宣传示范典型,激发内生动力,营造学科技、用科技、促增收的良好氛围,共同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杨凌农科传媒集团(农业科技报社)总编辑贺辉出席活动并为“点亮家乡·星火计划”授旗。贺辉表示,二十余年来,《农业科技报》始终坚守“聚焦‘三农’、传播科技、致富百姓”的办报宗旨,在渭南地区建立了多个科技示范基地。依托“媒体搭台、专家指导、村委组织、企业参与、政府推动、农民增收”六位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,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模式,辐射带动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,为助力渭南及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贡献了“农科传媒力量”。
贺辉说,面对信息时代的需求与挑战,《农业科技报》已实现从传统纸媒向多元屏媒的战略转型,从单一手机报发展为融合传播矩阵。目前已建成中国农科新闻网、强农App及人民号、强国号、头条号、视频号、抖音号等全媒体传播平台,成为全国影响力领先的科技类涉农报纸之一。特别是为有效解决农民产业发展中的“急难愁盼”,报社于2019年打造了全国农业资讯与科技服务智媒平台——强农App。其“线上问农服务平台”累计解答用户种植养殖生产难题上万条,每年开展线上线下农民技术培训数十场,惠及群众超百万人次,真正实现了科技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渭南市邮政分公司邮务部经理牛乾洲通报了《农业科技报》在渭南区域的发行成效与经验做法,并对下一步重点发行工作作出安排。牛乾洲指出,《农业科技报》作为专业的科技类报纸,是农民致富的好参谋,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渭南市邮政分公司将持续优化城乡发行网络,确保报纸及时送达;提升投递队伍能力,探索便民代收模式;深化与报社合作,联合开展宣传与技术推广活动。下一步将着重筑牢发行根基、优化区域布局、科技赋能提效、升级服务品质(如为重点客户提供增值服务),并加强与报社的数据共享、联合推广和资源互补,进一步发挥邮政覆盖城乡网络深入农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服务优势。
据了解,《农业科技报》在渭南的发行服务工作常年稳居全省前列,为当地“三农”事业搭建了高效的“信息桥”。其全媒体平台每年累计为渭南市发布涉农图文音视频内容超2000条,报纸还开设渭南专刊,为当地“三农”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。
会上,《农业科技报》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耀军介绍了2026年度《农业科技报》发行政策,解读“点亮家乡·星火计划”活动具体情况和工作举措。还特别表彰了2025年度渭南区域《农业科技报》发行先进单位及优秀读者,并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。渭南市合阳县、蒲城县邮政分公司代表以及各县区读者代表、《农业科技报》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就报纸内容、发行服务及活动参与等进行了交流发言,提出宝贵意见建议。
会上启动的“点亮家乡·星火计划”是一项重要举措,旨在引导社会各界及在外乡贤关心家乡、反哺家乡、建设家乡。通过牵线搭桥,为农村引入技术、资金、渠道等资源,解决农村信息不精准、产业发展滞后、农民增收难等问题,建立长效互助帮扶机制。
下一步,农业科技报社将联合宣传、农业农村、科技部门、农业院校及企事业单位,通过科技文化下乡、品牌农业全媒体传播行动,共建科技示范基地(报刊村),开展直播电商助农等活动,持续拓宽服务领域,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。同时,充分发挥媒体优势,通过开设专栏专版、加强互联网传播等方式,宣传各地服务“三农”的创新举措、典型事迹与成果,并提升渭南邮政的服务形象和影响力。
渭南市委宣传部、渭南市农业农村局、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渭南市分公司及所辖县区公司、农业科技报陕西品牌推广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、《农业科技报》读者代表、《农业科技报》科技示范基地及涉农企业代表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。